2010年6月16日 星期三

在大武山,吹太平洋的風--胡德夫的感動



是2006年吧,
第一次去看了雲門舞集, 是為了通識課。
最後結尾,胡德夫老師親自出來演奏了美麗島,
林懷民老師也親自謝幕,
當時看到林懷民,覺得很敬佩,
雖然看不懂整齣戲在演什麼,只覺得黑水過台灣的舞動、與滿滿生命的歌聲與鋼琴黑白鍵的自然流動,
至於胡德夫,不懂,也不熟,以為是個搶戲的過氣藝人。




是2008年初吧,
那時正如火如荼的準備研究所考試,
在百般聊賴之時,
就在中山聽胡德夫老師唱一場歌,還帶了野火樂集,
當時只覺得渾身顫慄,
生命力一股宣洩而出,野火樂集的表現依樣讓人驚艷。
‘唱了太平洋的風’、’匆匆’、’美麗島’、’太武山美麗的媽媽’等等溢滿對土地熱愛的歌曲。
胡德夫老師的演唱會很特別,他是個很會說故事的人
每首歌背後的故事都跟歌曲一樣好聽,


從小他所住的台東大武山,每天都可以看到太平洋,
後來,他被送下山到淡江中學念書,常常想的也是台東那太平洋吹來的暖風。
他也順利進入了台大外文系就讀,卻因為太愛打橄欖球,受傷而休學,
休了學,就到民歌餐廳駐唱,結識了李雙澤、揚弦等民歌手,
他們有感於台灣當時流行的多為西洋歌曲,因此開啟了台灣的民歌運動,
發起「寫自己的歌,唱自己的歌。」

後來,也有感於原住民在台灣常被忽視,而投身原住民運動
因此被稱為 「台灣民歌之父」與台灣原住民運動先驅。
也因長期投身社會運動,雖然是台灣民歌先驅,卻遲至2005年才推出自己的第一張專輯。
他如此道:我只是一個山上的孩子,我只能用歌說話。


我穿越了太武山好多次,從枋山進入中央山脈的南端,
在志航基地服役時,早上在掃跑道時,喜歡閉上眼睛,感受那股太平洋吹來的風
輕輕地、溫柔地,吹走早上的瞌睡蟲
我騎著車,面向都蘭山,一路下去飆走憂愁
我騎著車,越過台東縱谷,綠油油的捲走塵囂
我騎著車,看到山的雄偉、海的寬廣,即使不知道方向,但也知道我該前進

現在,我在台北
騎車會撞到人
走路愈走愈快
公車顛坡前行
捷運擠來擠去


我只是一個鄉下的孩子,我只能靠實力說話
有一天,我還想再聽您唱歌,敬您一杯!!


布魯斯,不如你也來說說讓你感動的音樂人吧!!

2 則留言:

  1. 我說啊! 那場我也在耶!!
    我記得美麗的稻穗那首
    舞者扮演著士兵在舞台右邊
    搭著胡德夫的琴聲
    熱淚盈眶
    最後大家是全場起立鼓掌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我一月初又一個人到華山看了一次

    依然感動 聽他唱歌真是 生命力的展現!!

    回覆刪除